2021年2月8日,深圳市住建局網站發布《關于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機制的通知》,深圳成為國內首個出臺該機制的城市。截至9月13日,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已有8座城市出臺二手房參考價格公布機制,其中包括深圳、寧波、成都、西安、上海、紹興、無錫、廣州。
多地陸續出臺二手房參考價格公布機制,是以堅持住建部提出的“房住不炒”為基礎,貫徹執行“完善二手住房交易規則”和“加強住房交易管理”的規范理念之下,針對二手房的市場行情與交易特性的“對癥下藥”。
二手房參考價格公布機制主要包括,在對二手房網簽成交價格、評估價格等因素的調查分析上,形成二手住房交易參考價格,并視市場行情在當地的官方網站適時發布更新。
部分城市出臺二手房參考價格公布機制后還會陸續配套相關政策,避免中介機構和炒房者鉆政策的空子,逐漸完善交易規則以及加強交易管理的執行落實。
例如,先行城市深圳在參考價格公布機制的基礎上,從檢查、培訓、反饋等各個環節落實政策的執行情況。其中,不僅檢查各房地產經紀機構在門店、網站及相關網絡平臺發布的二手住房掛牌價格情況,還深入排查各房地產經紀人員通過微信、QQ等網絡平臺發布的二手住房價格。此外,要求房地產經紀人將房源下架情況進行反饋,并開展相關培訓工作等。
相較于新房市場的明碼標價,政府也可以通過集中供地等政策直接控地價、限房價,而二手房市場中間人多、可操作性高、價格透明程度低,需要制定針對性的調控政策。
考慮到房地產經紀機構一直是二手房最主要的房源信息平臺,也是二手房交易的主陣地。但在利潤導向下,房地產經紀機構亂象層出不窮,發布虛假房源、炒作學區房等違規行為不僅侵犯了購房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嚴重干擾市場秩序,降低二手房市場價格的透明程度。
二手房連年攀升的需求量,成為二手房市場炒房行為的強效“催化劑”,不斷升溫的樓市和市場虛假宣傳極大煽動購房者的焦慮情緒,為炒房者提供可趁之機,導致房價非理性上漲。
二手房參考價格公布機制自出臺以來,對當地的房價調控起到了一定作用。據2021年《8月國民安居指數報告》顯示,全國65城二手房在線掛牌均價17020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03%。落實二手房參考價制度的城市中,有6個城市掛牌價環比出現下降。
整體來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機制最直接的益處是加大二手住房交易信息公開力度,引導房地產經紀機構合理發布掛牌價格,規范二手房市場秩序;同時為購房者提供透明、公正、合理的購房價格,讓二手房購房有價可依。
此外,商業銀行發放二手住房貸款額度將具有更為明確的參考標準,控制貸款額度將提高購房首付的門檻,也會間接降低炒房的熱度。
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機制的“藥力”已逐漸顯現,陸續出臺的配套政策方能讓市場治理走的更遠更穩健。其他城市也可以在當地市場特點的基礎上學習先行城市積累的經驗,讓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機制發揮更大的作用。